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绿豆虫害:豆野螟

2020-9-12 23:11|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631| 评论: 0

摘要:   (1)危害状况又名豇豆荚螟、豆荚野螟、豇豆螟。在我国分布比较普遍,长江以南发生严重。以幼虫蛀食寄主花器,造成落花;蛀食豆荚,早期造成落荚,后期造成豆荚和种子腐烂。此外,还能吐丝把几个叶片缀卷在一起 ...

  (1)危害状况又名豇豆荚螟、豆荚野螟、豇豆螟。在我国分布比较普遍,长江以南发生严重。以幼虫蛀食寄主花器,造成落花;蛀食豆荚,早期造成落荚,后期造成豆荚和种子腐烂。此外,还能吐丝把几个叶片缀卷在一起,幼虫在其中蚕食叶肉;或蛀食嫩茎,造成枯梢,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2)形态特征成虫长13毫米,翅展24~26毫米,暗黄褐色,前翅中央有2个白色透明斑,后翅白色半透明,内侧有暗棕色波纹。卵扁平椭圆形,淡绿色,有六角形网纹。老熟幼虫长18毫米,头和胸背褐色,体黄绿色。蛹长13毫米,黄褐色。
  (3)生活习性一年发生代数各地不同。昼伏夜出,21时至午夜1时是成虫活动的盛期,成虫有趋光性。豆野螟是喜温暖的害虫,在我国南方发生尤多。如在华北地区1年可发生3~4代,以蛹入土越冬;华南地区6~7代,以幼虫越冬或无明显越冬现象。一般每年6~7月至9~10月是此虫的危害盛期。
  (4)防治方法
  ①及时清除田间落花及落荚,并摘除受害的卷叶和豆荚,以减少虫源。
  ②在田间设黑光灯,诱杀成虫。
  ③喷洒杀虫剂,如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25%菊乐合剂3000倍液,或10%除虫精、2.5%溴氰菊酯、10%氯氰菊酯等的各3000~4000倍液。从现蕾开始,每隔10天喷蕾、花各1次。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5-5-1 07:57 , Processed in 0.0415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