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木薯新品种及高产栽培实用

2020-9-13 00:56|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939| 评论: 0

摘要: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属于大戟科木薯属植物,起源于热带美洲巴西与哥伦比亚干湿交替的河谷,现主要生长在热带和部分亚热带地区。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有6亿多人口以木薯为生,有适应性强、 ...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属于大戟科木薯属植物,起源于热带美洲巴西与哥伦比亚干湿交替的河谷,现主要生长在热带和部分亚热带地区。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有6亿多人口以木薯为生,有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病虫害少、用途广、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等诸多优点,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在中国,木薯淀粉仅次于玉米淀粉,是食品、造纸、纺织等工业的重要化工原料,木薯还是重要的能源作物,可生产燃料酒精。
  近年来,全国木薯的栽培面积保持在40多万公顷,总产鲜薯600多万吨。主要集中在广西、广东、海南和云南四省,广西的面积和产量均占60%以上。全国约有300多间木薯淀粉厂,年总设计加工淀粉能力达300万吨,但实际年生产木薯淀粉约50万吨。
一、木薯生物学特点
  1、根系
  木薯的根分为吸收根、块根和粗根三类(图1)。用种茎繁殖时,根从种茎基部切口处的皮层或从托叶痕两旁长出,称不定根,通常有20~60条,无主次之分。在不定根未形成块根以前,以及在块根形成之后乃至整个生长期间,从块根和粗根上长出的细根都称为吸收根,是粗细相似的纤维根,常为白色,具有根毛,是木薯植株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主要器官。
  块根通称为薯,肉质,肥大,富含淀粉,是已经分化了的吸收根,其特点是出现了形成层,产生了次生结构,原来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的交错排列被破坏,形成层不断分裂出大量细胞,使次生木质部薄壁细胞不断增加,根部不断增粗膨大,且大量积累淀粉,从而形成块根。
  粗根是由不定根在分化膨大形成块根的过程中,受不良条件的抑制,使根部停止增粗膨大而形成,粗根也是已经分化的吸收根,有次生结构,次生木质部高度木质化,但导管很多,具有输导作用。
  2、茎、叶、花果和种子
  木薯的茎由节和节间组成,发生于种茎的腋芽,灌木状,直立,高1~4米,茎径2~5厘米,主茎有顶端分枝和侧分枝。叶为单叶互生,呈螺旋状排列,掌状深裂,裂片多为5~11片,披针形、椭圆形或线形等。木薯为异花授粉作物,雌雄同序异花,圆锥花序,着生于顶端分叉处,花梗疏散,果实为蒴果。
二、木薯的生长发育
  1、苗期
  在气温21℃以上时,木薯植后7~10天可发芽出土。木薯植后60天内为幼苗期。出苗的特点是先萌芽后发根,根从种茎切口或叶腋两侧抽出,常有20~60条,其幼根生长是全生育过程中的最盛期。根芽生长初期所需要的养料,主要靠种茎贮藏养分供应,种茎新鲜而健壮的发根多,生长快。苗期植株生长缓慢。
  块根形成期
  植后60~100天为块根形成期,其中70~90天为结薯盛期,植后90天左右,块根的数量和长度基本稳定,每株通常有5~9条块根。块根形成与品种特性、水肥和土壤环境的关系密切。在块根形成期,在土壤疏松、湿润和养料充足的条件下,块根形成早且数量多,如果土壤板结,或严重干旱缺肥,有些膨大的块根会停止增粗,变成纤维化的粗根,则减少块根数量,降低产量。
  块根膨大期
  块根形成期至收获前的生长过程,也称块根膨大期,约在植后70~300天。块根的体积和重量迅速增长,块根的淀粉率和干物质率不断提高。一般在7~9月份生长最盛,此后叶片开始脱落,10月份以后,块根增粗随之减慢,到11月下旬,叶片大量脱落,块根基本停止增粗。
  块根成熟期
  木薯块根属于营养体,在生理特性上无明显的成熟期。生产上所说的成熟,是指一年之中块根产量和淀粉含量均达到最高值的时期。我国木薯植区,一般在植后9~10个月,块根已充分膨大,地上部分几乎停止生长,叶片大部脱落,块根也基本停止增粗。这时块根含水量减少,其淀粉率和干物质率稳定,达到了块根成熟期,可开始收获。
  根据木薯对温度的要求,在早霜来临之前,气温下降至14℃时就应进行收获。一般在10月至翌年2月收获。早熟品种:植后6~8个月收获,中熟品种:植后9个月收获,迟熟品种:植后10个月以上收获。
三、木薯的轮种和间套种
  木薯植株高大,收获产量高,耗地力强,一般不主张连作。但在良好的栽培条件和管理措施下,连作也能连年高产稳产,一般以不超过三年连作为好。与木薯轮作的作物主要有豆科作物如花生和大豆等,禾本科作物如甘蔗和玉米等,还有瓜类等作物。
  木薯株行距宽,生长前期行间疏空透光,且苗期生长时间较长,适于间套作。良好的间作物对土壤有覆盖与改良作用,减少除草成本,有利于水土保持,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木薯单产,同时能充分利用土地和作物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等诸多好处。特别是种植花生和黄豆等作物,其根瘤菌有固氮作用,可增加土壤氮营养,有利于木薯增产。
  间作物的选择应根据对主作物的影响程度,考虑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等因素来确定。木薯间套作主要有3种方式:1、以木薯为主体,间种短期矮秆豆科作物。2、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间种木薯。主要是在橡胶、椰子和果林中间种木薯,在这些林木中间种木薯,一般可间作2~4年,间作时需注意勿使间作物荫蔽木薯。3、木薯套种。如先种西瓜,过1个月后,在瓜行里套种木薯。
四、植前准备
  1、适宜木薯生长条件
  光:木薯是短日照热带作物,要阳光充足。温度:8个月以上无霜期,年平均温度180C以上,喜高温,不耐霜雪。水:年降雨量在600~6000mm均可生长,以年降雨量在1000~2000mm最适宜。风:忌怕台风,宜选择避风地段和抗风品种。在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和贵州等地的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如符合上述光温水等条件,则可种植。
  2、选地
  木薯适应性强,对土地条件要求不严。不论是平原、山区、荒地和熟地,不论是砂地、粘土和壤土,只要是不过分瘦瘠、不过多石砾和不积水的土地,均可种植。一般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和钾质丰富,肥力中等以上的砂壤土为最适宜。坡地要注意水土保持,在常受台风袭击的地方,要选择避风或有林带防护的地段为好。
  3、粗放整地及水土保持
  一般来说,在种植木薯前1~2个月,应进行深耕整地,促进风化,使土层深厚松软,有利木薯生长和块根膨大,耕地深浅应视土壤质地及土层厚薄而定,一般以耕深20厘米左右为宜。应根据不同的地形进行整地,大于15度的山地,要开成梯田或等高垦耕种植,可采用全垦、带垦和免耕等方法;坡度在15度以下的平缓坡地,可进行全垦和免耕法等;丘陵山地,地形复杂,不方便犁耙整地,可采用免耕法。
  在我国华南部分山区,特别在海南山坡地,随处可见顺坡起畦方式种植农作物,这很容易引起降雨顺着耕作沟流下,汇聚而成的泥水流,更加强水土的冲刷动力,越冲越严重,冲刷出条条顺坡深沟,甚至形成泥石流,这是极严重水土流失的耕作习惯。而有些农民,则喜欢精耕细作,整地时整得较细较平,由于土粒细小和地表平坦,大雨顺坡冲刷,就会挟带走大量泥土和养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壤瘠薄干旱。
  整地时,要注意:一是由于木薯粗生,不需精细整地,只粗略砍芭烧荒后,根据地形,注意沿等高线?腊?1~2遍即可,留着粗土块和不平整地面,最好形成等高耕作带的自然?腊夜德?,这样,当雨季来临时,泥和水会被节节拦截和积蓄,自然顺着凹凸又疏松的泥土间浸漏入下层,就算大雨,也不易冲走大土块,发挥较好的水土保持作用。二是如要起畦,可结合整地,沿山坡等高线起畦种植,使到顺坡流下的雨水和表土被节节拦截蓄积后,自然留下泥土、养分和雨水。
  另外,应用间套种、合理密植、提早种植、免耕法、化学除草、提早和合理施肥、建植等高线植物蓠等措施,都起到良好的降低水土流失和持续增产增收效果。在海南省等人少地多的山区,最好保留等高线自然植物蓠或草带,根据坡的陡缓,按垂直间距10~30米的等高环山行,定植等高线香根草植物蓠,或将收获后的木薯茎叶等作物残余物堆放成密实蓠芭,或保留自然灌木杂草的“留荒带”,既可作围蓠,又可以起到较好的水土保持作用。
五、提早种植
  我国大部分地区木薯的植期主要受旱季和霜期支配,主要分为春植(2~4月份)和秋冬植(10~1月份)两种。大多数地区由于冬季有霜冻寒害,只能春植,春植后的气候条件符合木薯生长要求,它不受冬季低温干旱的影响,生长期缺株少,生势强,结薯多,产量高,收获期间正是干旱低温的冬季,有利于提高干物质产量和淀粉含量。
  海南和广东的湛江地区春植和秋植均可,过去多为春植,由于海南省四季无霜,光温条件较好,现已逐步改制为11月至次年2月种植。早植能使木薯早生长2~4个月,延长木薯生长期,可大幅增产鲜薯,可增产20%以上鲜薯,使农民增收,工厂原料充足,有利木薯淀粉厂提早开工和延长加工季节。
  海南早植优点主要有:1) 刚收获木薯后,刚好有连绵秋冬阴雨,土湿地松,且海南冬天的光温湿等条件,均可保证木薯正常发芽成长,适宜马上种植。2) 能用新鲜种茎,保证出苗率,且省去贮藏种茎,省工省事。3) 海南岛经常有春旱,且光照强温度高,不利种茎贮藏,如拖延到春雨来才种,经常要拖到3月或4月份才能种植,造成露天堆放的种茎有部分枯干或者出芽,经常导致种茎质量差和欠缺,影响到全年的木薯生产。4) 海南岛的高温高湿气候条件,极易造成严重草荒,影响作物生长。早植木薯,其时天气冷凉和雨水少,则杂草长得少也长得慢,可省去繁重的苗期人工除草,当春天万物速生时,木薯已接近封行,杂草难与木薯竞争生长,减少杂草对木薯的不利影响。5) 早植还能避开有些年份的频繁降雨的春雨季节,当采用免耕化学除草时,冬天雾雨较少影响化学除草的药效,能维持较长时间的除草效果,可保证木薯苗期的2~3个月内不长杂草。6)因木薯株行距较宽,苗期生长较慢,难以及时覆盖地表,迟植的木薯苗期常遇上降雨盛期,容易造成严重的木薯地水土流失。早植,则可赶在4月份的多雨季节来临前,木薯茎叶已能荫蔽大部分地表甚至提早封行,这将对木薯地起到极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减少冲刷土壤,有利持续保持木薯地力及其稳产增产。
六、种植
  1、合理密植
  木薯的产量构成由单位面积株数、单株薯数和单株薯重组成,过疏过密的亩产都不高,合理密植还能使木薯苗期尽早封行,防治杂草,起到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必须根据水肥条件和品种特性等考虑,因地制宜合理密植。目前,多采用木薯新品种和丰产栽培技术,因此,建议种植密度为亩植666~1050株较适宜。品种分叉多或低位分枝,冠幅宽,土壤肥沃,水肥条件好等,则植距疏些,株行距为1米X1米。反之,品种分叉少或顶位分枝,土壤条件差,管理条件差等,则植距宜密,株行距为0.8米X0.8米。


  2、种茎质量
  种茎质量直接影响苗全和苗齐,对苗期生长和产量均有一定影响。必须选择充分成熟,粗壮密节,髓部充实并富含水分,芽点完整,不损皮芽,无病虫害的主茎作种苗。种茎要求新鲜,色泽鲜明,斩断切口处见乳汁为佳,此类种茎含养分多,生活力强,发芽率高,利于植后全苗壮苗。在一条种茎中,以主茎的中、下部苗为好,上部次之,分枝苗较差。
  3、种茎长度
  种茎长短关系到种苗养分、发芽率和经济使用种苗等问题。一般来说,种茎长的发芽快,发芽率高,缺株少,幼苗健壮整齐,茎叶长势好,但后期易倒伏,粗根多,薯块较短少,产量低。种茎短的,特别是10厘米以下者,发芽较慢,缺株较多,但短种茎有结薯集中,薯块粗大,抗风力强等优点。应根据土壤、气候、种植方法、品种抗逆性和发芽率等而定,我国种植木薯的种茎以15~20厘米长为宜。
  4、种植方法
  木薯种植方法主要有3种:平放、斜插和直插。
  平放是将种茎平放,浅埋于植穴或植沟中,平放可四周结薯,浅生,水平分布,容易收获,生产上多用此法。
  直插乃将种茎垂直插植于土中,种茎的1/3露出表土或全部埋入土中,直插出苗早而齐,结薯多,入土较深,抗旱抗风性能较强,但薯块大小不均匀,种植时花工多,收获也较困难。
  斜插是将种茎呈15°~45°角斜种于植穴或植沟中,种茎的1/3露出表土或全部埋于土中,斜插出苗快,出苗率高,能保证全苗,薯块多朝一个方向伸展,收获方便,其抗旱抗风性能介于平放和直插之间。
七、补苗、间苗
  补苗
  木薯植后常常由于种苗质量差、低温干旱和雨水过多等原因,造成缺株,会显著降低产量。因此,植后需及时查苗补苗。补苗通常在植后20天开始,30天内完成,以免补植的幼苗受到荫蔽,影响其生长。可用原来预留的种茎,或移植预先多种植的小苗。
  间苗
  木薯植后通常有2个或更多的幼芽出土,有多个主茎生长,会造成茎枝徒长、互相荫蔽和消耗养分。一般应进行间苗,除去过多的幼苗,间苗一般在齐苗后,约苗高20厘米左右进行,每穴留2株壮苗(主茎)为佳。
八、人工除草
  木薯块根生长,需要土壤疏松、通气良好的表土层才能发育良好。因木薯苗期生长缓慢,地表外露容易滋长杂草,与幼苗争水、争肥、争阳光,而且土壤板结不透气会直接影响幼苗生长和块很形成。因此,中耕除草是提高木薯产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植后三个月内的中耕除草,能促进块根发育,提高单株产量。
  在杂草生长不是很旺盛地区,建议减少人工除草次数,特别是少量低矮又不是恶性的杂草,虽对木薯有一定影响,但考虑到木薯是高秆作物,当木薯长高遮荫后,部分低矮杂草会自然受抑制甚至逐渐死亡,有利肥地和增产。所以,并不是除草越干净越好,特别是经常除得干干净净,寸草不长,由于水土流失等影响,地力很快变贫瘦,有选择地适当控制杂草生长是值得考虑的。另外,在木薯未结薯前的早期除草,一定要锄松地面,一是有利木薯结薯和块根膨大,二是能抗旱,三是使到雨水不易冲刷粗糙地表,并创造流水容易浸入土中的环境,结薯后则注意不要锄伤薯块。另外,除草后,要均匀铺散或沿等高线堆放锄掉的杂草,一是能尽快晒死杂草,避免除草后马上遇上降雨或处在阴湿条件,高温湿热气候极易让杂草生根成活,影响到除草效果,二是覆盖地表的杂草会起到较好的防治水土流失作用。
九、化学除草
  1、化学除草的优点
  木薯地化学除草,一般在天旱少雨天气,可以维持植后2~3个月都很少杂草,但多雨季节,则维持时间短,就算降雨影响化学除草效果,会长少量杂草,不管怎样,经抑制杂草后,自然的,苗期木薯比杂草长得好,则木薯压制杂草生长,使杂草较少影响木薯生长。
  由于缓慢枯死的杂草自然覆盖地表,使枯草下层和表土的杂草种子缺少适宜的光温条件,不容易萌发,有效控制后期杂草生长。同时,覆盖枯草能较好保护地表不受冲刷,起到较好的保持水分作用,可以增强土壤抗旱能力。而枯草回归土壤,又能增加肥分,并且杂草根部慢慢枯死,使土壤疏松透气,有利薯块膨大。总而言之,化学除草最终达到极好的增产增收效益和保护生态的效果。
  2、免耕化除技术
  种植木薯后,如遇上天气冷凉或干旱等因素,木薯会延迟到15天左右出苗,反之,天热地湿则较早出苗,一般在植后7~10天,木薯就陆续出苗。赶在木薯出苗前,主要可用“乙草胺”和“草甘磷”防治杂草。如是杂草茂盛和有小灌木,则只用“草甘磷”即可,死后的杂草自然覆盖地表,可抑制杂草种子;?腊夜?后的干净无杂草地,单用“乙草胺”即可;而有较多细小杂草的新地,则应混合“乙草胺”和“草甘磷”,利用“草甘磷”杀死地表杂草,而“乙草胺”抑制地下杂草种子。
  “乙草胺”是旱地萌前除草剂,能杀死杂草种子,由于木薯种茎粗大,木薯芽较耐药,为了保持较长药效,一般木薯地的乙草胺用药量稍高为佳,一般按每桶水(人工喷雾器约15公斤水)配40~60克50%“乙草胺”乳油;“草甘磷”是灭生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在土壤中能迅速分解失效,无残留作用,对未出土的木薯无害,一般按每桶水配0.3~0.5公斤10%草甘磷水剂。根据土壤、气候、整地情况、杂草老嫩、多少、是否恶性杂草等具体情况,增减药量后,按每亩3~4桶水均匀喷洒杂草,并加洗衣粉和少量尿素等增加药效。另外,由于农忙或疏忽,造成已有部分木薯萌发出土,可用胶杯或塑料袋盖苗后,喷除草剂。
  3、生长中后期化除
  当木薯的低位茎部落叶后,可用“克芜踪”低喷除草,“克芜踪”是速效灭生性除草剂,主要触杀,兼有一定内吸,但无传导作用。对植物绿色组织具有极强的枯杀作用,而对非绿色的茎部不起作用,在喷入土中后,便迅速与土壤结合钝化,无残留,不会伤害植物的根部,因此,它只能杀死地上绿色部分,对地下块根无效,所以,要注意不要喷到绿色木薯茎叶。一般按每桶水配50~80克20%“克芜踪”水剂喷洒杂草,可加洗衣粉和少量尿素等增加药效,每亩喷3~4桶水。在木薯生长中后期化除,可方便收获和第二年的免耕化除栽培。
十、提早并合理施肥
  提早施肥能使木薯幼苗及时补充营养,促进木薯幼苗快速生长,有利增产鲜薯,同时,有利及早覆盖木薯苗期的地表,起到较好的水土保持作用。一般建议在木薯植后1个月,一次全施即可,其时苗高约20厘米左右,结合中耕除草施肥,离木薯茎部20厘米远处,按近施、穴施和浅施原则施肥,以利木薯及早吸收肥料。另外,如在木薯中后期发现缺肥,可补施。
  施肥应按土壤肥力和木薯营养需求进行诊断后推荐施肥,施肥量也应以土地肥瘦决定,如在开垦新荒地的肥沃土壤种木薯,建议在头2年连作木薯时,可不施肥。瘦地或连作2年木薯后,一般可按施肥配方为N:P2O5:K2O=2:1:2为最佳平衡施肥配比,连作5年后,以N:P2O5:K2O=3~4:1:3~4为最佳平衡施肥配比。施肥时应经因地制宜和考虑品种等不同因素后,适当调整配方比例后施肥。
  一般推荐施肥量:每亩1吨有机肥,7~15公斤尿素,7~20公斤过磷酸钙,7~17公斤氯化钾,则基本能维持连年稳产,保持亩产3吨鲜薯左右,除去肥料成本,每亩可增加净收入200~400元。
十一、收获
  我国目前多用人工收获,收获前可先砍去嫩茎和分枝,留下主茎,在疏松地或雨后地松,可直接拨,天旱或地硬,可锄松茎基表土,随即拔起,再斩断茎干砍下薯块。人工收获,可用简易拨薯器(工具)拨起块根。起畦栽培的可用机械或畜力犁松泥土进行收获。大面积栽培,可用机械收获,方法是先从茎部砍去茎干,然后在拖拉机上装上没有翻土板的犁头,这样便可犁松畦面而翻动薯块,犁后用人工收拣。
十二、贮藏种茎
  木薯收获后,有些种茎要经2~4个月后才能种植,因此必须作好种茎的贮藏工作,避免由于雨淋、曝晒或低温冻害所引起的干枯腐烂。种茎贮藏可根据当地冬季的气温高低和霜期长短而定,一般有露天堆藏法、沟藏法和窖藏法。
  1、露天堆藏法
  在年平均温度22℃以上,l月份平均气温14℃以上,冬季无霜冻或仅有轻霜的地区采用,海南岛和广东的湛江地区常用。在背风避阳的地方,把表土锄松或挖浅沟,然后把成捆的种茎竖放,注意捆扎时,成捆的茎基要整齐,使所有茎基部能贴紧地面,并在种茎基部培土保湿,顶部盖草,防日晒失水,地表干燥时,应适当淋水保湿,避免干枯。
  理想是茎基长少量根吸收水分,茎顶端长少量新枝,上下生长以维持生命,这样,茎中部的大部分芽眼就能保持完好和强势发芽力。如果地面坚硬干燥,茎基不长根会导致种茎逐渐失水枯干,而过高温湿度,又会造成茎的中上部大量发芽旺长枝条,都会减少可用种茎数量。
  2、沟藏法
  在霜期较短的广西地区常用此法。选择坐北向南,地势倾斜,土壤砂质干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沟,沟宽1.5~2.0米,深50厘米,长不限,种茎横放或纵放于沟内,堆高约l米,呈龟背形,然后盖土,并使部分碎土渗入种茎之间,以利调节湿度,避免干枯腐烂,初次盖土厚约10~12厘米,然后视气温高低进行培土。寒冷时加厚培土,防止受冻害;温热时减薄培土,避免种茎发芽或发热腐烂。种堆上面覆盖稻草等,周围开排水沟避免雨水流入贮藏沟内。
  3、窖藏法
  在纬度较高的地区采用。选择背北向阳,土地坚实干燥,水位较低,不易倒塌的地方于晴天挖窖,窖口四周开排水沟,防止雨水渗入窖内。贮藏前,在窖内烧一次干草,使窖内干燥,同时用药物消毒,并在窖内填充一层石灰或草木灰。然后将老化种茎竖放于窖内,种茎要在霜前收获并于晴天入窖。贮藏期间,窖内应保持干燥,温度以13~15℃、相对湿度80%为最适宜。
十三、台风后的木薯救灾措施
  强风暴雨容易造成高大繁茂的木薯植株发生倒伏,薯块断裂。在淹水、土壤粘重和薯块受伤的条件下,薯块易腐烂。倒伏歪斜的茎枝抽生新枝条消耗营养,还有薯块裂伤等都会严重影响后期薯块膨大,导致减产。另外,倒伏的主茎很快抽生新芽,难以作为种茎。
  救灾措施:一、及早排除积水,降低地下水位。二、清除断茎和枝条。三、凡植株倒伏严重,薯块断裂较多,应提早收获,把薯切片晒干作饲料。四、植株歪斜,薯虽露出地表,但只有薯头部位轻裂,可把外露薯块轻压入土中,稍为扶正茎干,如难扶正,可挖浅坑和削除部分茎叶,使植株能挺起即可,培土压紧。切忌强力扶压,损伤薯块。五、仅植株歪斜和薯块松动,则视情况培土扶正,或随其自然。
十四、病虫害
  由于我国目前的木薯病虫害较少,一般不达危害生产程度,在此不介绍。
十五、木薯新品种介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资所长期致力于木薯的选育种,育成了系列木薯新品种。其中,2002年,华南系列木薯新品种的应用推广,获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木薯新品种“华南5号”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南6号”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997年,木薯新品种“华南8002”和“华南8013”获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2年,华南124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现简介部分木薯新品种的特征特性、生长特点和栽培要点。
  1、华南8号
  华南8号是从泰国引进的自然杂交种选育后代。
  特征特性:顶端分枝部位高,分枝短,株型紧凑,叶节密,叶片裂片披针形,暗绿色,叶柄绿色,成熟茎外皮灰绿色,内皮深绿色。结薯集中,浅生平伸宜收获,薯块大小均匀,圆锥形,薯外皮黄白色,光滑,薯内皮白色。一般可产38~45 t/hm2鲜薯,鲜薯干物质含量38%~40%,淀粉含量31%~32%,HCN含量50~70mg/kg。
  生长特点和栽培要点:适应性强,株型直立紧凑,抗风能力强,可抗8级强风,抗旱性较好,耐肥也耐贫瘠土壤。适宜植距0.8~1.0米X0.8~1.0米。植后7~8个月收获,为早熟品种。
  2、华南7号
  华南7号是从华南205的自然杂交种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顶端分枝部位高,分叉角度较大,伞状株型,常具3~4个分叉,顶端嫩茎紫红色,成熟老茎外皮红褐色,内皮浅绿色。叶片宽大,裂片倒卵形,暗绿色,叶柄红色。结薯集中,大薯率高,薯块粗壮,大小均匀,薯外皮褐色,光滑,薯内皮紫红色。一般可产38~45 t/hm2鲜薯,鲜薯干物质含量33%~37%,淀粉含量25%~28%,HCN含量50~75mg/kg。
  生长特点和栽培要点:生长快速,长势旺盛,茎干粗壮,植株高大,伞状株型,宜疏植。耐肥高产,宜选水肥条件较好的土壤种植,以充分发挥其高产特性。一般植后10个月收获,属晚熟品种。植距以1×1米左右为宜。注意贮藏种茎、避开低温干旱条件,不宜在多台风地区种植。
  3、华南6号
  华南6号是从泰国引进的自然杂交种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顶端分枝部位高,分枝短而角度小,株型紧凑,叶节密,叶片掌状深裂,裂片5~7片,披针形,暗绿色,叶柄红色,成熟老茎外皮灰褐色,内皮深绿色。结薯集中,掌状平伸,薯块大小均匀,圆锥形,薯外皮白色或浅黄色,光滑,薯内皮白色。一般可产30~45 t/hm2鲜薯,块根干物质含量38~41%,淀粉含量30~34%,HCN含量50~60mg/kg。
  生长特点和栽培要点:耐肥、抗旱和抗风性能好。植后7~8个月可收获,属早中熟品种,植株直立较矮,株型紧凑,宜于密植,植距以0.8米×0.8米为宜。可利用其分枝部位高和分枝短等特点,在果树等幼树行间或与豆科作物等间套种。
  4、华南5号
  华南5号是从ZM8625与华南8013的杂交后代选育而成,是目前我国推广面积最多的新品种之一。
  形态特征:矮干密节,顶端分叉较早,分枝部位较低,分枝较长,角度较大,株型呈伞状;单叶互生,掌状深裂,裂片5~7片,裂片线形至披针形,叶柄绿带红色;成熟老茎外皮灰白色,内皮浅红色。结薯集中,掌状平伸,大薯率高,薯块粗大均匀,浅生易收获,薯外皮浅黄色,薯内皮粉红色。一般可产45 t/hm2鲜薯,鲜薯干物质含量37~42%,淀粉含量28~32%,HCN含量50~70mg/kg。
  生长特点:种茎耐贮存,发芽力强,出苗快,生长整齐;块根及茎叶产量高,块根可制淀粉或饲用,茎、叶可青贮饲用。植后7~8个月可收获,属早中熟品种。适应性强,耐瘠耐肥,肥地更能充分发挥高产薯大的良种特性,耐旱,旱地出苗齐,且苗期生长快,能提早覆盖地表保湿,另外,它密节矮秆,主茎干粗壮硬直,较抗风,适于沿海干旱和多台风地区栽培。
  栽培要点:由于华南5号苗期缺肥,其顶端分叉较早,主茎短,繁殖系数较低,故苗期宜早施和增施氮肥,延迟顶分叉,增加主茎高度,保证种苗供应,但不宜偏施氮肥,以免徒长,注意氮磷钾肥合理配施。选择种茎标准:一般要选择髓部充实,芽点完整的中下部成熟主茎为种茎,如种苗不够,也可选择成熟的分枝茎段作为种茎。同时,由于伞状株型,冠幅较大,宜疏植,应注意肥地密植会导致荫蔽,从而影响产量,植距以1米×1米左右为宜。
  5、华南8013
  华南8013是从面包木薯与东莞红尾的杂交后代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顶端分枝部位适中,呈三叉或四叉分枝,分枝短而集中,株型紧凑,茎秆较坚硬,抗风能力强,成熟茎外皮灰褐色,内皮浅红色,叶节密,叶片宽大披针形,叶柄基部紫红色。四周结薯,浅生呈放射状分布,大小均匀,呈圆锥形,薯外皮褐色,薯内皮浅红色。一般可产30~38 t/hm2鲜薯,鲜薯干物质含量40%左右,鲜薯淀粉含量30~32%,HCN含量30~40 mg/kg。种茎耐贮藏越冬。
  栽培要点:适应性广,耐瘠耐旱,抗风能力强,适宜沿海多台风的地区种植。发芽力强,出苗快,群体生长整齐,长势旺盛,植后7~8个月可收获,属早中熟品种。植距以0.8~1米 X 0.8~1米为宜。
  6、华南8002
  华南8002是从D-42自然杂交种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顶端分枝晚,分枝部位高,分枝短,分枝次数少,分枝角度小,株型紧凑。茎干粗细适中,叶节密,叶片披针形,叶色浓绿,叶柄长,红色。结薯集中,薯块粗大,大小均匀,掌状分布,浅生易收获,薯头无柄,薯外皮褐色,薯内皮浅红色。一般可产30~38 t/hm2鲜薯,鲜薯干物质含量37%~39%,鲜薯淀粉含量28%~30%,HCN含量40~60 mg/kg。
  栽培要点:适应性广,耐肥、耐瘠、耐旱、耐寒。发芽率高,出苗快,群体生长整齐,长势旺盛。植后8个月收获,属早中熟品种。株型紧凑,适于密植,植距以0.8~1米 X 0.8~1米为宜。可利用其分枝晚或不分枝特点,在果树等幼树行间或与豆科作物等间套种。
  7、华南124
  华南124是从华南205的自然杂交种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株高较高,主茎顶端分枝部位高,分叉角度小,节间密且芽眼明显。茎外皮灰绿色,内皮深绿色。顶端未展开叶片浅绿色,成熟叶片厚而浓绿,裂片为戟形,裂片狭长,叶柄淡紫褐色。结薯集中,浅生平伸,块根粗大,大小均匀,薯头无柄,长圆锥形,光滑,薯外皮浅黄色,薯内皮白色。一般可产45 t/hm2鲜薯,干物质含量35~40%,淀粉含量28~30%,HCN含量40~50 mg/kg,属低毒甜品种。一般植后10个月收获,为中迟熟品种。种茎耐贮藏。
  生长特点及栽培要点:发芽力强,出苗快,生长快,长势旺,结薯早,薯块膨大快,丰产性能好。适应性强,耐肥、耐瘠和耐旱,抗寒力强,适宜亚热带地区栽培,建议适当延迟收获期,从而增产和提高块根淀粉率。但抗风能力较差,多台风地区慎重种植,可选择避风地段种植,或采取培土措施,以增强抗倒能力。主茎明显,顶端分枝部位高,株型紧凑,利于密植和间作。适宜种植密度为0.8~1米 X 0.8~1米。
  8、华南6068
  华南6068是从面包木薯的自然杂交种选育而成,是优质食用甜品种。
  特性特征:主茎顶分枝部位高,分枝角度小,成熟茎外皮红褐色,内皮浅黄色,叶片宽大,叶柄红色。结薯集中,浅生易收获,薯块外皮褐色,薯内皮紫红色,薯肉雪白松粉,食味好。一般可产15~23 t/hm2鲜薯,鲜薯干物质含量40%~45%,淀粉含量30%~35%,HCN含量40~50mg/kg。
  生长特点和栽培要点:主茎顶分枝部位高,分枝角度小,株型密集,适于密植和间作。在地力中等以上的肥地栽培,其产量和品质较佳,但抗风能力较差,不易在多台风地区种植。植后6~7个月可收获,属早熟品种。植距以0.8米X0.8米为宜。
  9、面包木薯
  面包木薯是从马来西亚引入的优质食用甜品种。
  特征特性:茎外皮灰褐色,内皮深绿色,叶片披针形,叶色浓绿,叶柄紫红色。薯外皮深褐色,薯内皮紫红色。结薯分散,入土较深,呈长圆柱形,薯块基部纤维多,有木质化的薯柄,食味好,松软可口。一般可产15~23 t/hm2鲜薯,鲜薯干物质含量40%~50%,淀粉含量30%~35%,HCN含量50 mg/kg以下。
  栽培要点:植后7~8个月收获,属早中熟品种。在地力中等以上的肥地栽培,其产量和品质较佳。植距以0.8米X0.8米为宜。
  10、蛋黄木薯
  蛋黄木薯是优质食用甜品种,其肉色似蛋黄,故名为蛋黄木薯。
  特征特性:主茎分枝部位适中,分枝短而紧凑,矮秆密节,株型好,成熟茎外皮黄褐色,内皮浅绿色。结薯多而集中,浅生,但薯体较小,薯外皮褐色,薯内皮浅黄色,薯肉黄色,细嫩松粉,似蛋黄,清香可口,是理想的色香味俱佳的食用品种。一般可产15~23 t/hm2鲜薯,鲜薯干物质含量40%左右,淀粉含量30%以上,HCN含量30~50 mg/kg。
  栽培要点:植后6~7个月可收获,属早熟品种。在地力中等以上的肥地栽培,其产量和品质较佳。植距以0.8米X0.8米为宜。
  主要参考文献:
  林雄等,木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690~736。 黄洁、李开绵、叶剑秋等,中国木薯地的水土保持研究与推广,热带农业科学,2004,24(1):32~38。 黄洁、吴焕林、李开绵等,“农民参与式”研究与推广的木薯栽培技术,热带农业科学,2004,24(5):42~47。 黄洁、李开绵、叶剑秋等,木薯新品种介绍,广西热带农业,2005(5):22~23。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耕种帮手机版|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地网

GMT+8, 2024-3-29 09:11 , Processed in 0.03588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