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双孢菇栽培怎么管理?

2020-9-13 02:22|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555| 评论: 0

摘要: 双孢菇栽培怎么管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还请有经网友帮忙介绍种地网整理了栽培双孢菇的管理方法,以下列举出来供网友们参考。  1、养分的管理:  双孢菇是一种腐生真菌,完全依靠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来生长发育 ...
双孢菇栽培怎么管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还请有经网友帮忙介绍


种地网整理了栽培双孢菇的管理方法,以下列举出来供网友们参考。
双孢菇栽培怎么管理?
  1、养分的管理:
  双孢菇是一种腐生真菌,完全依靠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来生长发育。双孢菇可以利用的碳源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多聚戊糖,淀粉、维生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等,必须依靠其他微生物以及蘑菇菌菌丝分泌的酶将它们分解为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后,才能吸收利用。
双孢菇栽培怎么管理?
  双孢菇可以利用的氮源有尿素、铵盐、蛋白胨、氨基酸等,蘑菇生长还需要一定的磷、钾、钙等矿质元素及铁、钼等微量元素。因此,配制培养基时,除了用粪草等主要原料外,还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尿素、硫酸铵、过磷酸钙等化肥以及石膏、石灰,以满足双孢菇生长发育的需要。
双孢菇栽培怎么管理?
  2、温度的控制:
  双孢菇菌丝生长的温度在5—33℃之间,其最适温度为23—25℃,低于5℃生长缓慢,高于25℃菌丝生长虽快,但纤细无力,容易衰老,超过32℃菌丝易衰或发黄、倒状,以至于停止生长。
  子实体在7—22℃均可形成,以15—18℃为最适宜,在此温度范围内,出菇期仅维持3个月左右。在13—18℃范围内,出菇期可维持6个月。
  在较低温度下所形成的子实体洁白、粗壮、菇形园整、肉厚、产量高。在子实体形成期间,尤其是从幼蕾到幼菇阶段,温度只能维持原温,不可使之回升,否则会造成大批薄皮硬开伞菇或大量菇蕾萎缩死亡。
  因为菌丝实质上象相互连通的“管子”,在较低温时菌丝相互扭结,形成菇蕾,养分借助菌丝细胞中原生质的流动集中运往菇蕾供生长发育,若温度回升,尤其是较高温度时间偏长,菌丝又把菇蕾中的养分输送给周围的菌丝,供菌丝蔓延生长,结果使大批幼菌蕾死亡。孢子散发的温度以18—20℃为最好,若超过27℃,就是相当成熟的子实体,也不会发出孢子。孢子萌发的温度以24—26℃为最佳,过高或过低都会延长萌发时间或不萌发。
双孢菇栽培怎么管理?
  3、培养料的水分和湿度的控制:
  双孢菇在生长期间需要的水分来源于培养料覆土和栽培场所的空气相对湿度。在双孢菇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0—65%。低于50%菌丝生长缓慢,绒毛菌丝多而纤细,不易形成子实体;高于70%培养料内氧气含量减少,双孢菇菌丝体生长同样会受到影响。
  覆土层的湿度应保持在18—20%左右,过干会影响菌丝体和幼菇发育,并使双孢菇品质下降。出菇期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0%之间。若超过95%,菌盖上会长期留存水滴,容易发生各种细菌性病斑;若低于70%会使菌盖表面变硬,甚至发生龟裂,易空心;若低于50%,小菇蕾会枯萎死亡,停止出菇。
双孢菇栽培怎么管理?
  4、菌室空气的管理:
  双孢菇属好气性真菌,无论是菌丝生长阶段还是子实体发生期间,都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在发菌阶段CO2浓度应控制在0.034—0.1%内。出菇阶段若超过0.1%,则菌盖小,菌柄细长,极易开伞;若CO2浓度高于0.5%,就会抑制子实体分化,停止出菇,同时培养料内的绒毛菌丝生长旺盛,长到覆土的表面。因此,应及时通风换气,供以充足的新鲜空气。
双孢菇栽培怎么管理?
  5、光照的控制:
  双孢菇生长不需要光线,整个过程可在完全黑暗条件下进行。在黑暗环境下长出的子实体颜色洁白、朵形圆整、质量较好。但子实体生成时,最好能有散射光的刺激,此时,菇房光线也不宜过亮,如光线过亮菇体表面易干燥变黄,品质下降。
双孢菇栽培管理
  6、培养料的酸碱度(PH值):
  双孢菇菌丝在PH值5.8—8.0之间均可生长,最适宜的PH值是7左右。由于菌丝体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碳酸和草酸,这些有机酸积累在培养料和覆土层里会使菌丝生活的环境逐渐变酸,PH值下降。因此,在播种时,培养料的PH值应调节至7.8—8.0之间;土粒的PH值调至8.0左右,这样既有利于菌丝生长,又能抑制霉菌的发生。  
点击获取更多双孢菇栽培技术
点击获取更多食用菌栽培技术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4-10-9 02:01 , Processed in 0.04121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