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柑橘褐带长卷叶蛾的防治方法

2021-2-24 00:14|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417| 评论: 0

摘要:   形态特征 成虫体暗褐色,雌虫体长8-10毫米,翅展25-30毫米,雄虫体体6-8毫米,翅展16-19毫米。头小,头顶有浓褐色鳞片,下唇须上翘至复眼前缘。前翅暗褐色,近长方形,基部有黑褐色斑纹,从前缘中央前方斜向后缘 ...
柑橘种植技术 

  形态特征 成虫体暗褐色,雌虫体长8-10毫米,翅展25-30毫米,雄虫体体6-8毫米,翅展16-19毫米。头小,头顶有浓褐色鳞片,下唇须上翘至复眼前缘。前翅暗褐色,近长方形,基部有黑褐色斑纹,从前缘中央前方斜向后缘中央后方,有一深褐色褐带,顶角亦常呈深褐色。后翅为淡黄色。雌虫翅显著长过腹末。雄虫则仅能遮盖腹部,且前翅具宽而短的前缘折,静止时常向背面卷折。卵淡黄色,椭圆形,长径0.8-0.85毫米,横径0.55-0.65毫米。卵常排列成鱼鳞状,上覆胶质薄膜,卵块椭圆形,长约8毫米,宽约6毫米。幼虫一龄幼虫体长1.2-1.6毫米,头黑色,前胸背板和前、中、后足深黄色。二龄幼虫体长2-3毫米,头部、前胸背板及三对胸足黑色,体黄绿色。三龄幼虫体长3-6毫米,形态色泽同二龄。四龄幼虫体长7-10毫米,头深褐色,后足褐色,其余为黑色。五龄幼虫体长12-18毫米,头部深褐色,前胸背板黑色,体黄绿色。六龄幼虫体长20-23毫米,体黄绿色,头部黑色或褐色,前胸背板黑色,头与前胸相接的地方有一较宽的白带。蛹雌蛹体长12-13毫米,雄蛹8-9毫米,均为黄褐色。第十腹节末端狭小,具8条卷丝状臀棘。

  发生规律 该虫在浙江和安徽每年发生4代,在四川每年发生4-5代,在福建、广东、台湾每年发生6代。以老熟幼虫在卷叶或杂草内越冬。在旬均温回升到12℃左右时开始活动。田间各世代明显重叠。*代幼虫主要为害柑橘幼果,一龄主要在果实表皮上取食,二、三龄后钻入果内为害。被害果实常脱落,幼虫则转移到旁边的叶片上继续为害或随幼果一同落地。各地一代幼虫在发生期不同,在广东为4-5月,在福州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在浙江为6月至7月上旬。第二代幼虫主要为害嫩芽或嫩叶,常吐丝将3-6片叶牵结成包,匿居其中为害。一龄幼虫多取食叶背,留下一层薄膜状叶表皮,不久该表皮破损成为穿孔。二龄末期后多在叶缘取食,被害叶多成穿孔或缺刻。到9月份柑橘果实将成熟有甜味时,幼虫又转而为害柑橘果实,造成大量落果。幼虫活动性较强,若遇惊扰,即迅速向后移动,吐丝下坠,不久后又沿丝向上卷动。幼虫有趋嫩习性,高温高湿的环境死亡率也高。幼虫化蛹于叶包内。成虫飞翔力不强,日间常停息于叶片上,活动都在晚间进行。有较强的趋光性,对糖、酒和醋等发酵物亦有趋性。我国已发现的褐带长卷叶蛾的天敌有寄生于卵的澳洲眼蜂、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寄生于幼虫的次生大腿蜂、广大腿蜂、黄长距茧蜂、瓜野螟绒茧蜂、颗粒体病毒GcGV,捕食幼虫的黄足蠼螋等。

  防治方法

  (1)冬季清除柑橘园杂草、枯枝落叶,剪除带有越冬幼虫和蛹的枝叶。

  (2)生长季节巡视果园时随时摘聊卵块和蛹,捕捉幼虫和成虫。捉到幼虫和卵等可集中存在寄生蜂羽化器内,以保护天敌。

  (3)成虫盛发期在橘园中安装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每公顷可安装40瓦黑光灯3只)。也可用2份红糖、1份黄酒、1份醋和4份水配制成糖醋液诱杀。

  (4)*、二代成虫产卵期释放松毛虫密度较大,可用药防治,药剂有:100亿个/克青虫菌(Bt)1000倍液加0.3%枯或0.2%洗衣粉、200亿个/克白3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1%阿维菌素(螨虫清、灭虫丁、爱力螨克等)乳油3000-4000倍液、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加0.2%洗衣粉、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20%中西杀灭菊酯(氰戊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

柑橘种植技术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耕种帮手机版|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地网

GMT+8, 2024-4-20 04:17 , Processed in 0.15728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