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白灵菇栽培技术之二

2020-9-13 02:58|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554| 评论: 0

摘要:   出菇菌棒的制作及培养  出菇菌棒的配方:(1)、棉籽壳92%,玉米粉3%、麦麸5%、含水量65%。(2)、棉籽壳70%,玉米粉3%、木屑20%、麦麸7%、石膏2%、生石灰5%、含水量65%。  生产前的准备  在蓟县一般8月中 ...
  出菇菌棒的制作及培养
  出菇菌棒的配方:(1)、棉籽壳92%,玉米粉3%、麦麸5%、含水量65%。(2)、棉籽壳70%,玉米粉3%、木屑20%、麦麸7%、石膏2%、生石灰5%、含水量65%。
  生产前的准备
  在蓟县一般8月中下旬平均气温在20℃开始装袋,一般长70米、宽9米大棚,准备好棉籽壳15至19吨,其他原料按配方计算出数量。每棚可制出菇菌棒3至3.8万个。如果在大棚内发菌,还需准备好大棚需要的塑料膜、草帘、绳子,并把大棚进行全面灭菌消毒,一般喷洒生石灰及克霉灵药剂并清理菇棚环境。如是老菇棚应多次喷洒500倍左右的多菌灵杀菌药物。也可对老菇棚应以刮除墙皮、铲除地表土2厘米左右。暴晒7至10天再进行使用。从目前看,大棚是最好的发菌场地。
  培养料的制作
  一般情况下每3人1组,每天可配料大约2000公斤。按配方计算各种主料或辅料的数最,并且加水,料水比为1∶1.1至1∶1.4进行拌匀。翻料三遍再用塑料布闷料12小时左右使水分充分浸透均匀,并产热诱导孢子萌发。
  装袋
  提前预备好1至2台装袋机,(一般选择多功能装袋机,现在市场上一般每台350至500元左右)8至12人为一组,进行小型流水化作业,一般情况12至14小时能完成2000公斤(干料)装棒工作。装袋前应系好一端,一般现在白灵菇菌棒规格应在17至18厘米,长35至40厘米,厚0.05毫米的菌袋。入料时工作人员填料要适中,装袋时松紧要适中,适宜标准为用手指轻压菌袋,手指感觉有弹性,但不能过硬,如果用手轻压后菌袋即压痕明显则表明袋料为松,应重新再装,捆袋最好用尼龙绳或橡胶圈,捆扎不宜太松或太紧,用细绳在袋口处旋转两圈,然后扎一活结,为接种操作时提供方便。移动塑料袋时产生的菌膜破裂或被利物扎破必须重新换袋或用帘塑料胶条补上,
  灭菌
  制完菌棒后必须轻轻放入灭菌筐进行灭菌,一般情况下一次性可灭菌菌棒4000个左右,大约需要灭菌筐180至200个,按顺序把灭菌筐垒好,一般情况下垒4至6层、宽6至8行,长度根据菌棒数量而定,并用尼龙白布或降落伞布盖好,上面再加盖厚塑料布盖紧。四面用绳子勒好,周围用装有沙子的尼龙袋压好,制好灭菌舱后,用坚固的厚皮管与热源部分食用菌锅炉相连接。点燃锅炉后,能使锅炉蒸汽进入自制的灭菌舱,此方法主要是湿热灭菌,也是现在最有效和最经济的灭菌方法。锅炉采用优质燃料,(如大同块),每次灭菌需用煤0.5至0.8吨,必须保证锅炉内不缺水,保温舱内封闭严实,防止漏气,点燃后立即加大火量,保证3至4小时灭菌舱内温度达到100℃,并保持灭菌舱内温度一直处于正常的灭菌温度范围,常压灭菌温度为95℃至105℃,在此灭菌范围内应保持12至16小时。快结束时加大火势30分钟。灭菌结束后,待培养料温度下降到60℃左右时,再把周转筐移入冷却室,等待冷却后接种。
  接种
  接种的一般选择感觉沉甸甸的,手拍打咚咚作响,有感觉,而不是噗噗的响,用手掰费劲,可以随意掰成小块,表面无菌蕾,无污染的优质菌种为栽培种。
  当环境温度在20℃至28℃时,菌袋自然冷却后接种;如果环境在18℃以下时,菌袋冷却降至30℃左右趁热接种,确保接种快速萌发。接种人员要做到三快:快撑袋口、快接种、快系袋口。接种一般4人为一组,把栽培种和菌棒放在接种箱各一侧,每个栽培种可以接种15至20个栽培菌棒,每箱每次接菌棒80个左右、接种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接种人员用浓度为75%的酒精严格消毒,每结完一箱消毒一次,最好安排两倍的接种设施,轮流使用。在气温较高时,为了增强菌种优势,应加大菌种用量(每瓶接种不超过15个),提高接种成功率。
  发菌
  把接好的菌棒放在棚内(或其他发菌设施),大棚上要盖草帘子,大棚必须有较暗的环境,棚内撒少量的生石灰,保持棚内干燥,气温在20℃以上时摆放一般不超过4层,每排之间有50至60厘米的空隙,以有利于环境的通风降温,温度较低时摆放层数可以适当加高。
  接种后3至7天应控制环境温度为20℃至28℃,在此条件下,少通风尽量不移动菌袋。接种后6至8天为菌丝发育期,菌丝开始吃料,必须加强通风,以保证环境的空气新鲜。在此期间应保证料温在19℃至22℃,空气相对湿度60%至70%,通风时要温和、暗光培养,时时掌握菌丝的长势。要特别注意料温,如果料温升至32℃,要及时翻垛,温度超过38℃就会出现烧垛现象,发生菌丝萎缩停止生长的不良现象,造成菌棒不出菇或产量低。发现料室温度过高,应增加通风量,降低环境温度。
  发菌过程要做到暗培养、适宜温度、有充足的氧气和干燥的环境。
  在发现菌袋产生杂菌或小范围污染时,立即用注射器注射高浓度石灰水或是抗菌药剂把杂菌杀灭在萌芽状态。
  一般情况下,菌棒25至35天全部吃料,菌棒纯白色。大约35至40天,达到后成熟,菌棒表面出现一层厚菌皮。只要菌丝粗壮、有力、洁白,无菌皮也照常出菇,但菌皮过厚会拖延出菇。要想减少菌皮的产生,在菌丝生长期,环境温度不能超过28℃,菌袋料温不能超过30℃。菌丝长满袋后周围环境不能超过20℃,料温不能超过25℃,菌丝长满后很快速进入出菇阶段。
  搔菌
  菌棒达到后熟阶段进行搔菌,使出菇较为集中,一般在搔菌地方出菇,搔菌露出新鲜菌丝体,挖出的菌块不宜过大或过小。为减少菌棒两端水分散失,挖完菌后,立即系好袋,但不宜太紧。搔菌过后,菌棒两端有白色菌毛出现时进行冷热刺激。
  刺激
  给予大棚0℃至15℃低温刺激,最适宜刺激温度6℃至12℃,具体做法夜间打开大棚边门薄膜通风口,加大通风量,白天用散射光刺激,并将棚内湿度调到75%至80%左右,还可以用机械电磁波等刺激,一般经过10天左右出现块状,齿轮状的原基。低温刺激超过20℃时,很难分化成子实体。
  出菇
  当原基为黄豆粒大小时及时解开袋口进行修剪,修剪时用锋利小刀将多余原基切除,当原基蚕豆大小时揭开袋口立即进行修菇,留大去小,留壮去弱。乒乓球大小时将袋口挽起,此时,调解棚内相对湿度85%至95%并给予散射光。光照强度为600至1500勒克斯,光照时间每天12至14小时并将大棚内温度提高到13℃至18℃,常通风换气。在13℃至18℃条件下白灵菇菇体往往厚实、紧密。保持棚内温度,促使菌柄矮化。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4%,会造成菇柄过长,长成白色长柄形状,导致品质下降,影响商品价值。白灵菇从发生到采收需要10至15天的时间。
  采收
  当白灵菇菌盖边缘将变上绕时即可采收,每只白灵菇150至300克,菌盖直径8至15厘米,菌盖厚度为6至10厘米,菌柄小于两厘米,采摘时最适宜,采收前一天停止喷水,早晚进行采收。白灵菇大致可分三个等级,即一级(A级)菇:菇体手掌形或无柄包子形,菇形规则,菇体洁白,菌盖直径为8至15厘米,每只在150至200克,菌盖表面光滑,边缘圆整,无皱褶或裂痕,菌褶排列整齐。如手掌形菌柄小于2厘米;二级(B级)菇:菇体洁白,菇形基本规则,菌盖直径为8至16厘米,每只在120至300克之间,菌盖较平滑有波纹,菌盖基本平整,没有明显的裂痕,菌褶排列较整齐,菌柄小于2厘米;三级(C级)菇:菇体较洁白,菇形不规则,有畸形菇,菌盖表面有细微小裂痕,边缘上翘,勺形但无明显的病斑。把采收的白灵菇用白色的拷贝纸包好,每块白灵菇放入泡沫箱中,在10℃以下冷藏可保鲜7至10天.15℃以下可保质4至5天,如在0℃至1℃保鲜库中可保鲜1个月。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耕种帮手机版|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地网

GMT+8, 2024-4-25 00:15 , Processed in 0.03005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