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沿黄粳稻丰产田水肥管理技术

2021-6-9 13:54|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409| 评论: 0

摘要: ①整地施肥。 第一,整地。为减轻病虫害,秋季应深翻20厘米,消灭部分越冬虫源,菌源及杂草种子,新开盐碱注地伏翻效果好,可翻地深度10 ~20厘米, 土壤层好的可旋耕深度10~20厘米,田面平坦,田块高低差不 ...
水稻种植技术 

①整地施肥。

第一,整地。为减轻病虫害,秋季应深翻20厘米,消灭部分越冬虫源,菌源及杂草种子,新开盐碱注地伏翻效果好,可翻地深度10 ~20厘米, 土壤层好的可旋耕深度10~20厘米,田面平坦,田块高低差不得超过3厘米,一般采用先旱平、后水耙,再水平,稻池内达到寸水露泥,“地平如镜,泥烂平羹”。

第二,施肥。底肥以农家肥、生物肥为主, 辅施一定量的化肥,结合春季整地一次性施入。一般生产田:每公顷施农家肥15000~30000千克,生物菌肥300千克,化肥纯氮量150~160千克,纯磷(P205)100千克,纯钾(K20)80千克,硫酸锌15~20千克,底肥、蘖肥的用量占总施肥量的60%~70%,穗肥粒肥占30%~40%。

②插秧期。一般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3℃以上即可插秧(5月中旬开始,不插6月秧),插秧做到行直,穴距均,株数准,不窝根,不漂苗。插秧方式:一般生产田:行距27厘米,穴距18厘米,每穴3~4苗,插深1.0~1.5厘米,每公顷基本苗数49.8万苗。

③返青期。湿润管理,寸水养苗,利于返青,插秧后次日慢慢往田里灌水,以不露地为宜。

④分蘖期。保持水层3厘米,待有效分蘖终止后进行晒田控制无效分蘖,7月初长势过旺,可排水晒田5~7天,恢复3厘米正常水层。

⑤抛秧密度,以每平方米20~25穴为宜,无缓苗期,分蘖早2~3天。抛秧方法:向空中抛高2米左右,秧苗落在田间其根部深扎入泥中约1.5~3.0厘米深,每抛3~4米宽,留25~26厘米的步道,形成更多的边行优势,采用人工摆秧,效果更好。

⑥施肥。插秧后5~7天追施分蘖肥,占总氮量10%~15%,其后10天再行第二次追肥,占总氮量的10%~15%,生产期间每公顷施用总纯氮量150~160千克(含农肥纯氮量),纯磷(P205)100千克,纯钾(K20)150千克底肥、追肥个一半。

⑦孕穗、扬花期。采用浅水灌溉,水层保持3~5厘米,土壤肥沃,土壤反应还原较强时,应晒田1~2天,抽穗后3~5天,实行浅湿灌溉,以后可保持干干湿湿的灌溉方式,收获前7~15天撤水。

水稻种植技术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5-5-1 00:16 , Processed in 0.15378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