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大豆种子怎样接种根瘤菌?

2021-7-8 14:55|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768| 评论: 0

摘要: 根瘤菌与大豆到底是什么关系?根瘤菌对大豆生长起什么作用?大豆如何接种根瘤菌?大豆接种根瘤菌需要注意什么?以下小编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根瘤菌对大豆的好处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是自然界中最 ...
大豆种植技术 

      根瘤菌与大豆到底是什么关系?根瘤菌对大豆生长起什么作用?大豆如何接种根瘤菌?大豆接种根瘤菌需要注意什么?以下小编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根瘤菌对大豆的好处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是自然界中最强的生物固氮体系,大豆从根瘤菌中得到的氮素营养可占大豆一生氮素营养的30%~65%。经过试验证明:大豆接种根瘤菌后,每年每亩大豆可从空气中固定纯氮4~20kg,相当于提供10~40kg尿素,使大豆增产10%以上,每亩节本增效20~50元。但大豆周围的土著根瘤菌数量很少,难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所以,需要人工接种根瘤菌剂,根瘤菌剂给农作物生产的氮肥不会有环境污染,不需长途运输,使用过程中没有氮流失,而人工施用化学氮肥流失率往往大于50%。当大豆萌发并长出根毛后,根瘤菌受根毛分泌的凝集素的刺激和吸引,大量聚集在根际和根表上。根毛与根瘤菌接触后,首先是细胞壁变软,发生根毛卷曲,然后是细胞壁内陷,根瘤菌随之侵入根毛,直至根的皮层,根瘤菌在皮层大量繁殖并转变为类菌体,此时根部皮层大量增生,形成瘤状组织,最后突出根部形成根瘤,当有效根瘤的剖面呈粉红色时,说明根瘤进入成熟阶段,开始固氮,并向植株提供氮素。人工接种结瘤固氮性能优良的根瘤菌来提高共生固氮效率。

      二、菌种选择大豆根瘤菌有固体、液体两种剂型,固体型根瘤菌采用土施方式应用,液体型根瘤菌采用拌种方式应用。我市从2009年以来,一直示范推广二个厂家生产的液体型大豆根瘤菌剂:一是奥龙奇康牌大豆根瘤菌剂,哈尔滨工业大学华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二是富思德牌大豆根瘤菌剂,秦皇岛领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两种大豆根瘤菌剂,增产效果都在10%以上,用时任选其一。

三、根瘤菌接种方法1、土壤接种法:从着瘤好的大豆高产田取表层土壤拌在大豆种子上,每10千克种子拌原土1千克。土壤接种法不如根瘤菌剂接种的效果好,因为根瘤菌剂是经过分离培养筛选出的最有效菌株所制成,当然比天然混杂的根瘤菌强得多。2、根瘤菌剂接种法:根瘤菌剂是工厂生产的细菌肥料,包装上注明有效期和使用说明。大豆根瘤菌剂使用方法简单,不污染环境。每公顷用根瘤菌剂3.75千克拌种,纯增收入150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20。测定证明,接种根瘤菌比不接种的土壤每公顷可增加纯氮15千克,相当于标准化肥硫酸铵75千克。使用前应存放在阴凉处,不能曝晒于阳光下,以防根瘤菌被阳光杀死。接种方法是,将菌剂稀释在种子重20%的清水中,然后洒在种子表面,并充分搅拌,让根瘤菌剂粘在所有的种子表面。拌完后尽快(24小时内)将种子播入湿土中。3、接种体处理土壤法:将根瘤菌用肉汁培养基培养后,制成颗粒状接种体,可直接用于土壤接种。这种方法成本较高,在不宜进行种子接种的情况下使用。

       四、播种方法目前播种方法有二种:一是用大豆根瘤菌剂拌种阴干后,配合氮磷钾肥机械播种;二是大豆根瘤菌剂,配合氮磷钾肥和种子同时机械播种,大豆出苗后根系直接接种大豆根瘤菌。注意事项:1、大豆根瘤菌的发育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根瘤菌生活适应一定范围的土壤酸度,当土壤pH低于4.6或高于8时,接种效果都不明显;如果土壤高温干燥也影响根瘤的发育,根瘤菌肥最好施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或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但不能与化肥混播。施化肥时,应将种子与化肥隔开,化肥要施在种子下4厘米处为好。氮肥不宜施用过多,但与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则能促进根瘤菌活性,特别是在贫瘠的土壤上。大豆出苗后发现结瘤效果差时,可在幼苗附近浇泼对水的根瘤菌肥。2、种植大豆多年的地块仍要施用根瘤菌肥。种植大豆多年的地块中,田间土壤中会存在相当数量的根瘤菌,一般每克土含根瘤菌104~105个,但多数是低效或是无效根瘤菌株。另一方面,随着大豆品种更新速度的加快,土壤中与新品种匹配的根瘤菌的比例在下降。这两个因素均会导致根瘤固氮效果下降。因此,多年种植大豆的地块,使用根瘤菌仍非常必要。

大豆种植技术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耕种帮手机版|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地网

GMT+8, 2024-3-29 13:25 , Processed in 0.04427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