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棉花立枯病和炭疽病的危害特点

2021-7-11 21:23|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479| 评论: 0

摘要: 棉苗立枯病俗称烂根病、黑根病和猝倒病等,是一种多发性常见病害。危害特点: ①棉籽在土壤中受侵染,能引起烂种或幼苗变褐死亡; ②棉苗受害茎基部出现黄褐色病斑,逐渐扩展包围整个茎基,病部缢缩、凹陷较 ...
棉花种植技术 
棉苗立枯病俗称烂根病、黑根病和猝倒病等,是一种多发性常见病害。危害特点:
①棉籽在土壤中受侵染,能引起烂种或幼苗变褐死亡;
②棉苗受害茎基部出现黄褐色病斑,逐渐扩展包围整个茎基,病部缢缩、凹陷较深,病苗猝倒枯死;
③病斑不规则,黄褐色,多发生在子叶中部,往往穿孔脱落;
④病苗及周围土壤中可见病菌菌丝体;
⑤现蕾期如遇多雨天气,茎基部常出现黑褐色病斑,略凹陷,严重时包围整个茎基,明显缢缩,呈湿腐状,皮层剥落,木质纤维暴露,易折断致死;
⑥发病适宜土温为15℃~23℃,春季低温多雨病害发生严重;
⑦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及连作棉田利于发生;
⑧早播棉田,土温低,出苗慢,病菌侵染时间长,棉苗抵抗力弱,容易感病。
棉苗炭疽病主要危害幼根,引起苗猝倒和幼苗基部溃疡,常与立枯病和红腐病混合发生,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危害特点:
①棉籽在土壤中受侵害,呈水渍状腐烂,不能出土而死亡。
②幼苗发病茎基部或稍偏上部产生红褐色条纹,逐渐扩展成条形病斑,稍凹陷,严重时失水纵裂,幼苗萎蔫死亡。
③子叶受害边缘产生红褐色半圆形病斑。干燥时,病斑受抑制,边缘紫红色;潮湿时,病斑扩展至全叶,造成子叶枯死早落。真叶与子叶相似,一般发生于叶片中部。
④叶柄和茎秆上也能产生红褐色长条形病斑,略凹陷,病部容易折断。
⑤苗期连续低温多雨,可导致病害发生较重。
⑥棉苗出土15天左右为死苗高峰期,长出真叶后,病苗死苗明显减少。
棉花种植技术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5-5-1 01:33 , Processed in 0.0685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