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

2021-7-13 20:26|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442| 评论: 0

摘要: 在棉花上,有两种重要的系统性侵染的病害:棉花枯萎病和棉花黄萎病。 枯萎病又称半边黄、萎蔫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棉花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其为害。表现症状多种多样:苗期有青枯型、黄化型等等;蕾期有皱缩 ...
棉花种植技术 

在棉花上,有两种重要的系统性侵染的病害:棉花枯萎病和棉花黄萎病。

枯萎病又称半边黄、萎蔫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棉花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其为害。表现症状多种多样:苗期有青枯型、黄化型等等;蕾期有皱缩型等。黄化型病株多以叶片边缘发病,局部或整叶变黄,最后叶片枯死脱落。棉株染病后,维管束组织发生了病变,将病茎剖开,木质部有深褐色条纹。导致枯萎病的是真菌中的镰刀菌,其大型分生孢子呈镰刀形,略弯曲,两端稍尖。病菌主要在病株残体、土壤及粪肥中越冬。非病区枯萎病的发生是使用带菌种子及带菌肥料造成的。在有病棉田中,枯萎病通过中耕、浇水及农事操作等传播蔓延,发病越来越严重。病菌从棉株根部的伤口、根的皮层及根毛处侵入。枯萎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关系密切,田间有两次发病高峰期。地温20℃左右时,病株开始表现症状,地温达到25~28℃时出现第一次发病高峰。进入高温季节后,病菌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炎热季节枯萎病发生轻。进入秋季,地温降至25℃左右时,田间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夏季雨后,地温下降时田块易发病。

棉花黄萎病也是严重威胁棉花生产的一种重要病害,棉花整个生育期均可染病。田间发病初期是在3~5片真叶期,而棉花现蕾后则大量发病。棉株染病后,病株叶缘和叶脉间出现浅黄色斑块,后来逐渐扩展,叶片由下向上逐渐脱落,蕾铃稀少。黄萎病同枯萎病一样也是维管束病害,剖开茎秆,木质部有浅褐色条纹,而枯萎病则是具有深褐色条纹。黄萎病病菌不同菌系致病力有差异,其表现症状也不完全相同。黄萎病病菌侵入棉株后能使病株各个部位带菌,落在土壤中病叶是黄萎病传播的重要途径。棉籽带菌率虽然很低,但却是病区扩大的重要途径。在土壤中,病菌直接从根系侵入进入导管,并在其内繁殖,堵塞导管、产生毒素,使棉株枯萎。在25~28℃的适温范围内,雨水多常导致田间发病严重。棉田连作,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带菌有机肥后,黄萎病也会日趋严重。

在了解了枯萎病、黄萎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发病条件等后,防治这两种病害应做好下面几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做好检疫工作。棉籽带菌是两种病害在地区间传播的主要途径,非发病区应避免从病区调用棉种。其次是栽种抗病品种,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减少田间含菌量,棉花收获后清洁棉田,清除枯枝落叶等病残体。第三是采用无病土育苗。第四播种前种子要用药剂处理,具体方法前面已经讲过。第五,在发病初期,使用12.5%治萎灵液剂200~250倍液灌根,对枯萎病、黄萎病有一定的疗效。

棉花种植技术 
 
上一篇:棉花炭疽病下一篇:棉花铃期病害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5-5-1 01:47 , Processed in 0.04381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