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芸豆镰刀菌根腐病的症状与防治方法

2021-7-23 21:08|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535| 评论: 0

摘要: 镰刀菌根腐病是芸豆的常见病害,由于连茬增多,发病趋重,严重时甚至连片死秧,产量损失可达50%~70%。镰刀菌根腐病还常与其他种类的根部病原菌复合侵染,症状复杂,危害加重。 从苗期到成株都可发病,主要危 ...
芸豆种植技术 

镰刀菌根腐病是芸豆的常见病害,由于连茬增多,发病趋重,严重时甚至连片死秧,产量损失可达50%~70%。镰刀菌根腐病还常与其他种类的根部病原菌复合侵染,症状复杂,危害加重。

[症状识别]从苗期到成株都可发病,主要危害根部和茎基部皮层,造成皮层腐烂,导致地上部叶片萎蔫黄枯。

幼苗多在出苗后2~3周发病,先是初生根发病,随之次生根也发病

病部表面出现红褐色斑点或条斑,扩展后根部变红褐色或黑褐色腐烂,可深达皮层内部。腐烂部分略下陷,皮层易剥离,有时纵裂。侧根也腐烂变褐,残留很少。幼茎基部病痕褐色,长条形,可环绕茎基部一周。因根部腐烂,幼苗叶片自下部开始相继发黄,上部真叶也萎蔫,但病叶一般不脱落。发病严重的幼苗烂死。高湿时,病部生出粉红色霉状物。

成株根系被侵染,自主根根尖开始变褐腐烂,病变部分稍下陷,表皮开裂,变色腐烂部位还向根内发展,深入皮层,小根、侧根腐烂脱落,整个根系变红褐色坏死。腐烂部分可延伸到茎基部。有时在主根腐烂部分的上方生出多数侧根。高湿时病株根部、茎基部生出粉红色霉状物,干旱时病根干缩。一般到开花结英期,地上部分表现出明显异常,病株矮小,下部叶片变黄,莢瘪瘦。因根系腐烂,病株很容易地被拔出。

根腐病与枯萎病都造成叶片变黄枯萎,容易混淆。但根腐病局部侵染,引起根部皮层腐烂,枯萎病是系统侵染,剖视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变褐色。

[防治方法]

(1)栽培防治。栽培轻病、耐病品种。病田不宜连作,需换种禾谷类作物、白菜类蔬菜、葱蒜类蔬菜等非寄主作物,实行3~4年以上轮作。在多雨地区或灌区,宜采用高垄栽培,台理排灌,避免土壤过湿或过干。要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增施肥料,保证植株健壮生长。发现病株后要立即拔除,病穴及四周撒施生石灰粉或药土消毒。

(2)药剂防治。药剂防治要提早,在茎叶症状明显时用药已为时过晚,需在发病初期施药。有效药剂有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0%多菌灵盐酸盐水溶性粉剂800倍液,30%恶霉灵(土菌消)水剂600倍液,10%笨醚甲环唑(世高)可混性粉剂3000倍液等,在发病初期喷淋茎基部。连喷2~3次。另外,还可用多菌灵、代森锰锌、可杀得等杀菌剂的药液灌根,或者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制成的药土穴施。

芸豆种植技术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5-4-30 17:59 , Processed in 0.32138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