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高粱,我们的脑海中可能浮现出电影《红高粱》的镜头。
事实上,不光有红高粱,还有白高粱。“高粱家族”非常庞大,其中一种甜高粱,果实颗粒饱满,煮熟了味道有点像薏仁米,而且杆子也能吃,口感比甘蔗还好,不仅能酿高粱酒、高粱醋,还有更多的用途。
甜高粱属粒用高粱的一个变种,生长于非洲贫瘠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在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下,具有抗旱、耐涝、耐贫瘠、耐盐碱等特性,因而享有作物中的“骆驼”之美誉,适宜我国南北方各地种植。
除了具备普通高粱的一般特点外,最大的特点是生长快,有高能作物之称,而且糖分积累迅速,成熟时仍青枝绿叶,茎秆含有大量汁液,高产优质。
更重要的是甜高粱的用途广泛,可谓浑身是宝。自1975年我国引进甜高粱新品种后,这个新兴而又古老的作物得到快速的发展。其籽粒可以食用、作酿酒原料或作饲料;叶片富含蛋白,可用作饲料,也可直接还田,改良土壤;茎秆生产酒和酒精,榨汁后的残渣可作为制造纸张及纤维板的原料;酒糟可作为饲料喂牛,也可用于生产改良盐碱地的有机肥料;汁液酿酒,同时可以转化酒精作动力燃料。
在甜高粱的诸多用途中,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首推青贮饲料,是奶牛生产中调制青贮饲料更为理想的新饲料,具有转化率高、营养丰富的优势。澳大利亚是一个畜牧业较发达的国家,甜高粱已经成为其主要饲料作物,他们用甜高粱做牧草、青饲料、青贮饲料和干草,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0万公顷。美国饲料高粱种植面积年均在30多万公顷,青贮高粱收获面积在25万公顷左右,此外印度、伊朗、日本、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家也对甜高粱的青贮饲用价值进行了研究与利用。
甜高粱与普通高粱一样,可产3000-7500kg/hm?的籽粒,但它的精华不在于能产多少籽粒,而在于它能产6000-7500kg/hm?的秸秆,植株茎杆高达2.5-4.0m之间,生物量比青贮玉米高0.5-1倍,是目前世界上生物量最高的作物之一。
而且甜高粱再生能力很强,茎秆收获后可从基部长出新芽,形成新的茎秆,因此在适宜地区一年种一次可收割2-3次,总体单位产量更高。
优势不仅仅一点,甜高粱营养丰富,具有较强的生物学优势,据测定,甜高粱的营养价值虽不及豆科牧草,但优于玉米,无氮浸出物一般可达40%~50%,含粗蛋白3%~5%、粗脂肪1%左右、粗纤维30%左右,各种养分含量均优于玉米,含糖量比青饲玉米高2倍。
甜高粱茎秆鲜嫩,富含糖分,叶片柔软,适口性好,牛羊爱吃,能有效提高肉、奶的产量和质量。经过乳酸发酵制成的甜高粱青贮气味芳香、酸甜可口,耐贮藏,可供冬季或常年喂饲的多汁饲料。青贮甜高粱中的有机酸能促进家畜消化腺的分泌活动,提高消化率,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实践表明,用甜高粱青饲料喂奶牛,可日增产牛奶0.8-1..5kg,还可提高乳脂率。在精料相同的全舍饲条件下,与饲喂青贮玉米秸秆相比,羔羊的采食量有所增加,育肥效果明显。
随着畜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饲草作物,甜高粱为解决饲草饲料不足,对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