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种地网 门户 种植资讯 查看内容

娃娃菜如何种植?娃娃菜的高效高产种植技术

2023-4-15 02:21|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73| 评论: 0

摘要:   娃娃菜的口感脆嫩、风味清香、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是一种非常好的经济作物。由于娃娃菜的体型较小,非常适合小包装运输,因而深受市场的欢迎,种植经济效益高,是一种前景看好的名优特蔬菜品种。那么, ...
  娃娃菜的口感脆嫩、风味清香、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是一种非常好的经济作物。由于娃娃菜的体型较小,非常适合小包装运输,因而深受市场的欢迎,种植经济效益高,是一种前景看好的名优特蔬菜品种。那么,娃娃菜如何种植?现将娃娃菜的高效高产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图:娃娃菜
  一、种植季节
  娃娃菜喜冷凉的生长环境条件,气候温和的季节种植品质最佳。它的发芽适温25℃左右,幼苗期能耐一定的高温。叶片和叶球生长适宜温度15-25℃,5℃以下则易受冻害,低于10℃则生长缓慢,包球松散或无法包球,高于25℃则易染病毒病。播种和定植时气温必须高于13℃,否则容易抽薹。山东省适宜春、秋露地种植。保护设施内,可全年排开播种,分期采收,均衡上市。早春要注意防止低温抽薹,夏季要用遮阳网、防虫网,遮强光降高温,防止蚜虫传播病毒。
  二、品种选择
  种植娃娃菜,要选择个体小、叶球匀称、色泽鲜艳、叶质脆嫩、品质优良,适宜密植、便于包装的极早熟一代杂交种。此外,冬、春季保护地种植的娃娃菜品种必须具有一定的耐抽薹能力,夏季种植的娃娃菜品种必须具备较强的耐热性和抗病毒病能力。目前表现较好的一代杂交种有:①韩国“高丽贝贝”。株型直立,开展度小,外叶少,结球紧密,适宜密植,球高20厘米左右,直径8-9厘米,品质优良,抗逆性较强,耐抽苔,适宜春、秋季露地、保护地栽培,定植后55天左右采收;②韩国“高丽金娃娃”。,球高20厘米,直经8——9厘米,内叶金黄色,适应性广,定植后55天左右采收;③韩国“金童娃娃”。株型直立,适宜密植,外叶浓绿,内叶金黄,结球紧密,商品率高,抗病性较强,适宜春、秋季种植,定植后40-45天可采收;④香港“夏娃”。株型直立,适宜密植,叶片绿色,心叶黄色,结球紧密,抗病毒、根肿病,耐热,耐湿,适宜夏、秋季种植,定植后55天采收。

图:娃娃菜种植
  三、种植方式
  娃娃菜根系比较小,对养分、水分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差,要选择土壤肥沃、耕层深厚、,结构适宜、肥力较高、排灌方便的沙质壤土至黏质壤土地块种植,pH值6.5-7.5为宜。每667平方米施50千克三元复合肥及足量的腐熟有机肥作基肥,深翻耙平。春、秋季适宜畦作,畦宽1.2米;夏季适宜垄作,垄宽0.6米。尽管娃娃菜可以直播,但从保证苗全、苗齐,提高产量角度考虑,笔者的亲身体会还是提倡提前育苗,4片叶时带土坨移栽。每垄定植2行,每畦定植4行,株、行距20㎝×30㎝,每667平方米种植10000株左右,约需种子80克。
  四、田间管理
  1.温度调控:温室、大棚冬春季栽培,夜间温度尽可能超过13℃。前期白天视温度变化情况稍作放风除湿,减少霜霉病发生;最低气温升至13℃时昼夜通风。白天最高气温维持25℃左右即可。小拱棚栽培,随着气温回升,需逐步加大通风量,最低气温升至13℃时撤去薄膜,及时中耕除草,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
  2.肥水运筹:娃娃菜需肥较多,生长前期对氮肥需求量大,磷肥次之;叶球形成期,对氮肥和钾肥需求量增多。定植缓苗后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千克,开沟条施。进入结球期后,每667平方米再随水追施尿素10千克。娃娃菜根系较弱,营养生长期间喜欢较湿润的环境,如果水分不足则生长不良,组织硬化,纤维增多,品质变差。如果土壤水分过多,则影响根系吸收养分。
  3.病虫防治:娃娃菜生长期间有霜霉病、软腐病及小菜蛾、菜青虫等食叶害虫危害,一旦发现,要及时喷施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路农药如杜邦克露、万灵、安打、除尽等防治。

图:娃娃菜种植
  五、适时采收
  娃娃菜接近成熟就应及时采收,叶球过大或过于紧实易降低商品价值。当全株高30-35厘米,包球紧实后,便可采收。采收时全株拔掉,削平基部,除去多余外叶,用保鲜膜打包后即可上市。
  【小编结语】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娃娃菜的市场占有率正在逐渐提高,市场前景好且经济效益高。上文中为大家介绍娃娃菜的高效高产种植技术,大家都学会了吗?
  
种地网-种植技术交流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栽培技术|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植技术|农药价格|肥料价格|养鱼技术|茶叶知识|种地网

GMT+8, 2025-4-30 17:11 , Processed in 1.49269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