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白芷应该怎么种植?

2020-9-14 18:46| 发布者: 种地网| 查看: 532| 评论: 0

摘要: 白芷应该怎么种植?有哪些要注意的请给予指导  白芷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怕高温,能耐寒,适应性较强。  白芷对前作要求不严,甚至前作白芷生长好的连作地也可选用,最好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耕作层深厚 ...

白芷应该怎么种植?有哪些要注意的请给予指导



  白芷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怕高温,能耐寒,适应性较强。


  白芷对前作要求不严,甚至前作白芷生长好的连作地也可选用,最好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耕作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前茬作物收获后,每亩施腐熟堆肥或厩肥2500—5000公斤,饼肥100公斤和磷肥50公斤作基肥,肥沃地也可少施。施完后进行翻耕,深度达1尺以上为好,翻后晒土使之充分风化,晒后再翻耕一次。因白芷根部生长较深,所以整地时,要深耕细耙,并使上下土层肥力均匀,防止因表土过肥而须根多,影响产量和质量。整平耙细后作畦,畦高15—20厘米,畦宽1—2米,畦面要平坦,以利于灌水排水,表土要平整细碎以利幼苗出土。


  白芷的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一般采用直播,不宜移栽,移栽植株根部多分叉,主根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和质量。


  一、播种期


  生产上对播种期要求严格,适时播种是获得高产的重要环节之一。过早播种,冬前幼苗生长过旺,第二年部分植株会提前抽苔开花,根部木质化或腐烂,不能作药用,从而影响产量。过迟则气温下降,影响发芽出苗,幼苗易受冻害,幼苗生长差,产量低。由于隔年种子发芽率低,新鲜种子发芽率高,所以生产上须选用当年收获的新鲜种子播种,一般以秋播为主,春播产量低,质量差。适宜的播种期因气候和土壤肥力而异。气温高迟播,反之则早播,土壤肥沃可适当迟播,相反则宜稍早。


  秋播适宜播种期因地而宜。


  二、播种方法


  条播、穴播、撒播均可,一般以条播为多。


  条播法:行距25—30厘米,开浅沟(深约4—5分),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盖薄薄一层细土,一般每亩用种量1—1.5公斤。


  白芷的田间管理


  1.间苗和定苗


  白芷幼苗生长缓慢,播种当年一般不疏苗,第二年早春返青后,苗高约5—7厘米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间去过密的瘦弱苗子。条播每隔约5厘米留一株,穴播每穴留5—8株;第二次间苗每隔约10厘米留一株或每穴留3—5株。清明前后苗高约15厘米时定苗,株距13—15厘米或每穴留3株,呈三角形错开,以利通风透光。定苗时应将生长过旺,叶柄呈青白色的大苗拔除,以防止提早抽苔开花。


  2.中耕除草


  应结合间苗和定苗同时进行。当叶片逐渐长大,畦面上封垄荫闭以后,就不必再除草了。


  3.追肥


  白芷耐肥,但一般春前少施或不施,以防苗期长势过旺,提前抽苔开花。春后营养生长开始旺盛,可追肥3—4次。第1、第2次均在间苗、中耕后进行,第3、第4次在定苗后和封垄前进行。施肥宜选择晴天进行,见雨初晴或中耕除草后当天不宜施肥。肥料种类可选用人粪尿、腐熟饼肥、圈肥、尿素等。第一次施肥,肥料宜薄宜少,如每亩施用稀人畜粪10担,以后可逐渐加浓加多,如30—40担。封垄前的一次可配施磷钾肥,如过磷酸钙20—25公斤,促使根部粗壮。有报道在封垄前的一次追肥中施用钙镁磷肥25公斤,氯化钾5公斤,施后随即培土,可防止倒伏,促进生长。


  追肥次数和每次的施肥量也可依据植株的长势而定,如快要封垄时植株的叶片颜色浅绿不太旺盛,可再追肥一次,或此时叶色浓绿,生长旺盛,可不再追肥了。


  4.排灌


  白芷喜水,但怕积水。播种后,如土壤干燥应立即浇水,以后如无雨天,每隔几天就应浇水一次,保持幼苗出土前畦面湿润,这样才利于出苗;苗期也应保持土壤湿润,以防出现黄叶,产生较多侧根;幼苗越冬前要浇透水一次,河南有“湿冻最好,干冻不易活”的经验,河北有“白芷在冬季只有干死的,没有冻死的”经验。翌年春季以后可配合追肥适时浇灌,尤其是伏天更应保持水分充足。如遇雨季,田间积水,应及时开沟排水,以防积水烂根及病害发生。


  5.拔除抽苔苗


  播后第二年5月会有部分植株抽苔开花,其根部不可作药用,其结出的种子亦不能作种,因其下一代会提前抽苔。故为了减少田间养料的消耗,发现抽苔的植株,应及时拔除。
点击获取更多白芷种植技术
点击获取更多药材种植技术

相关阅读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689号|桂ICP备14001967号-1|耕种帮手机版|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种地网

GMT+8, 2024-4-19 18:12 , Processed in 0.13219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